遠離過敏體質 「氣足」是關鍵
【中時健康 黃筱雅/台北報導】2012.11.29
在台灣,每3人就有1人屬於過敏體質!只要天氣開始變化,打噴嚏、流鼻水、咳嗽、皮膚紅腫癢......等問題接踵而來,雖然過敏儼然成為「國民病」,相信民眾也經常至各醫療院所進行診治,但往往僅得到短時間的緩解,隔了一段時間後又會再度「復發」。有鑑於此,許多醫師都呼籲,民眾應從生活、飲食、運動、睡眠等各方面著手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才能遠離過敏、擁有健康。
在中醫學上認為,「氣足」才有足夠的免疫力、較不容易產生過敏。深浦中醫診所院長李深浦醫師表示,氣若不足,以手掌拍打身體便會立刻出現五爪痕跡;反之,以相同力道拍打元氣足的人,卻不會有所影響。正常而言,人體細胞本身擁有電能(細胞本能),若先天電能不足,再加上後天沒有得到妥善調理,如經常攝取冰冷食物、飲食不均、睡眠不足、沒有運動習慣等,使得基礎電能降低,就算是先天無過敏體質的民眾,都會產生過敏。
此外,過敏現象還會因人而異、反應在各個不同的部位上,例如鼻子、肺部、皮膚等,而這些過敏反應都可歸咎於「散熱不全」。李深浦醫師說明,攝取營養持續散熱的人體,比較不會有過敏。人們將食物吃下肚,便會產生營養、進而「氣化」,並且轉會為人體所需的熱量、體能,將多餘的氣「散熱」,使體內得以平衡。但因不佳的生活習慣,若於鼻部無法散熱,會有鼻過敏現象;肺部散熱不均,則使精神容易緊張、恐慌;皮膚沒散熱,代謝會變慢,細胞會呈不飽滿而非正常的圓形,便會有肌膚疾病。
有鑑於此,想使氣化過程順利,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也可配合中醫藥性以增強氣化功能。擁有多年行醫經驗的李深浦醫師強調,雖然市面上有許多確實能「補氣」的藥材,如黃耆、西洋參、白朮、茯苓等,不過,但是,只要是「藥」材,便無適合每一個人的,因此,民眾若想以中醫調理身體,建議選擇有經驗的專業中醫師為自己診脈,並開立適合自己體質的藥方,以免補氣而不順氣。
值得注意的是,體內大腸健康的民眾,便很難有過敏症。李深浦醫師解釋,民眾可攝取米飯、全麥、全麵、蔬菜、高纖維等食物,約占總攝取量的六成,不但能幫助腸子蠕動、增加糞便量,還可補氣;而食用豆類、魚類、肉類等營養優質的蛋白、脂肪、醣類,略占總食物攝取量的四成,也能達到補血的功能。另外,若正在哺餵母乳的女性,應重視自我飲食、但千萬別逞口腹之慾,以免傷害寶寶健康。
擁有充足的睡眠、良好的運動習慣、飲食的均衡等是很重要的,李深浦醫師提醒,如想治療過敏體質,後天的調理顯得格外重要,不僅在「吃」的方面需要多加注意,因為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,造就現代人運動量大幅減少,其實,只要每日運動都有「流汗」,對身體健康便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