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現代人無論工作、生活上都需要大量用眼,導致老花也提早報到,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,40歲以上的國人逾5成患有老花眼,加上老花度數可能會隨著年紀加深,即使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,老花眼加重還是得戴老花眼鏡,如果合併有白內障,眼科醫師建議採用抗老花人工水晶體置換術,1次性矯正白內障、老花、近視或遠視等問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NOW健康 楊芷晴/台北報導】
現代人無論工作、生活上都需要大量用眼,導致老花也提早報到,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,40歲以上的國人逾5成患有老花眼,加上老花度數可能會隨著年紀加深,即使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,老花眼加重還是得戴老花眼鏡,如果合併有白內障,眼科醫師建議採用抗老花人工水晶體置換術,1次性矯正白內障、老花、近視或遠視等問題。
白內障分先天與後天 手術須置換人工水晶體提升視力
白內障是因水晶體混濁造成,包括先天和後天性白內障2大類,後天因素如曾受傷引起的外傷型白內障,藥物影響如:精神科藥物、自體免疫疾病長期服用類固醇等,或是糖尿病患提早生成白內障,最常見又以老年退化性白內障為最大宗。
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,水晶體在眼睛的功能類似相機鏡頭,有聚焦功能,年輕時水晶體富有彈性,看遠看近會自動調節焦距,隨著老化也會漸漸失去彈性,一旦出現水晶體混濁必須開白內障,就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,但人工水晶體無法自動對焦,選擇多功能人工水晶體就能協助眼睛調焦,提升視力品質。
早期人工水晶體只有單一焦點,若設定在遠距離清晰,近距離就需要配戴300度老花眼鏡,反之,若保留度數輕鬆看近距離,看遠距離時就會感到吃力,遠近無法兼顧。然而現在醫療科技進步,人工水晶體已被賦予高科技的多焦距功能,如:三焦點、多焦點、雙焦點,甚至全焦段等。如果4、50歲年紀做完白內障手術,想回到年輕沒有老花時期,就可以透過水晶體的多重功能來幫忙。
高度近視容易合併早發性白內障 即使做過雷射矯正
值得注意的是,高度近視患者早期做近視雷射則無法改善老花,臨床上常發現這類人產生白內障的時間會提早10年左右,40至50歲就可能罹患白內障。1名45歲患者10多年前近視6、700度,做了近視雷射手術,近2、3年出現視力不清晰,1年暴增3、400度,就醫檢查確診為水晶體從中心開始變硬的核性白內障,最後利用微創超音波乳化術吸出水晶體,以多焦點或抗老花人工水晶體取而代之,恢復之前看遠看近的好視力。
陳逸川進一步解釋,由於近視雷射過的角膜弧度較薄,和一般正常人不同,常會有計算不準的情況,但現在可以經由先進的光學眼軸儀器測量眼軸長、搭配角膜弧度修正,精密計算取得正確的人工水晶體的度數,重拾良好視力品質。
多焦點水晶體可同時改善老花 如何挑選看生活習慣
陳逸川醫師指出,現今多焦點水晶體在抗老花矯正設計上分為2大走向,一種為非繞射型設計,把每個焦點延伸變成焦段,焦段又可拉長成為長焦段,好處是從遠到近距離,一路連續性視力都很清晰,特別是夜間開車時不會產生眩光,適合對於視覺比較敏感、夜間開車不喜歡有光暈者,能提升患者夜間活動的安全與便利。唯一的缺點是在30至40公分近距離處較不清晰,一般看近多半會落到30公分處,40到30公分這段視力差距,就需要100或150度老花眼鏡來補足。
另一種是繞射型人工水晶體,利用繞射型光學原理和不同光學設計走向,好處是從遠距離延伸到眼前30公分都能看得清楚,不需要老花眼鏡幫忙,但缺點是水晶體繞射的設計分散進入眼睛的光線,會導致眩光、光暈較明顯,對有夜間開車需求者會造成干擾。為求達到最佳視力舒適度,醫師會先了解患者生活特性、工作需求和希望達到的視力目標,包括:是否有夜間開車需求、對視覺是否敏感度較高,來提供患者適合的抗老花水晶體。人工水晶體置換後,度數固定,不會因年紀增長而退化,可永久使用。
白內障手術微創傷口小 過程僅30分鐘?就能完成
陳逸川醫師說明,白內障手術的微創傷口僅2mm,且局部點藥水麻醉,不需打針、縫線,手術過程30分鐘?就能完成,術後主要留意保持眼周乾凈,按時點藥並定期回診,在1至2周盥洗避免眼睛進水,對生活影響不大。
目前所知白內障的成因主要來自於紫外線照射,並與年紀大水晶體退化有關,陳逸川醫師提醒,戶外要戴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防護,平時應在正常明亮光線下使用3C產品,若視力出現模糊狀況,應提早積極治療。倘若年輕時沒有勇氣做近視雷射,不妨在白內障手術時選擇合適的多功能水晶體,連同近視、老花、散光一併解決,視力品質也能提升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