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失智症除了記憶力會減退、其他認知功能能力退化,還可能出現個性改變、妄想或幻覺等症狀,不僅患者自身痛苦,也會造成家人的負擔,因此,增進患者生活品質及減輕家屬負擔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NOW健康傳媒 楊舒媚/台北報導】

  全球2012年每4秒增加1名失智病患,隨著台灣人口急速老化、進入高齡社會,失智症人數也快速增加,台灣目前約13萬失智患者,預估2020年將有25萬失智病人。然而,隨著家人老化,即便醫療科技進步,腦部病變的失智症患者仍需面臨生活功能喪失等異常行為,不僅讓家屬無力照顧,也是將患者送往安養機構的常見原因,因此,失智症照護及如何提升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與照顧士氣,儼然成為社會極需重視的問題。

  昱捷診所陳震宇醫師表示,目前針對失智症治療可分為藥物與非藥物,雖然臨床已有數種藥物可使用,但仍有反應不佳及可能出現副作用的情形發生。因此,無副作用且具治療效果的非藥物性治療介入佔有相當重要性,美國近年更已將非藥物治療視為治療方式之一,期望透過非藥物治療來增進患者生活品質、減輕照顧者負擔,並延後被送到安養中心的時間。

  病程緩慢持久且逐步變化的失智症,是一群症狀組合的症候群,其症狀除了記憶力減退,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,如語言能力、空間感、計算力、判斷力、注意力等的能力退化,同時還可能出現個性改變、妄想或幻覺等症狀,這些症狀足以影響其生活與社交。陳震宇醫師說明,非藥物治療主要是藉由如環境調整、活動安排、溝通方式改變、認知刺激治療、懷舊療法、園藝治療、音樂治療、芳香療法、寵物治療、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,來強化仍然存留的功能與延緩病程,改善精神行為症狀,促進某些認知功能,以及最重要的增進病人及家屬生活品質。

  陳震宇醫師表示,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彼此相輔相成,國外已有研究報告顯示,失智患者搭配非藥物治療,可使藥物治療的劑量減少。陳震宇醫師進一步說明,失智症患者在經過專業人員評估後,會依據患者症狀搭配適合的非藥物治療,透過專業人員指導,讓失智患者透過觸覺、嗅覺、互動等行為,來正向刺激腦部功能、延緩惡化,改善情緒及語言表達,並提升人際互動、自信心、睡眠與生活品質,同時藉由認知訓練來重新安排、參與日常活動,以達到盡量維持其獨立功能並調適失智症帶來的困擾。

  陳震宇醫師最後提醒,家屬除了應提升對失智症病程、症狀的認知與接受度,預做準備並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,對於失智症的治療照護一定要有全方位的思考及醫療搭配。不同的非藥物療法對於患者的智能或精神行為症狀也有所差異影響,需與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諮詢,將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相輔搭配,以期提升家屬照護與病患生活品質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引用來源:非藥物治療 重展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笑顏
關鍵字:失智症、非藥物治療、陳震宇、昱捷診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健康情報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